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

[商周] 藉旅行改變自己的成功九訣

藉旅行改變自己的成功九訣



本篇文章摘自: 商業周刊第 1055 期

作者:李郁怡、吳怡萱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旅行,不一定能夠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,但肯定可以帶來改變的能量,讓你發現人生的疆

界不必然只有如此。來一場能量大旅行,準備,從當下就可以開始!



人生中場,最需要能量補充。



今年一月,英國華威大學與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在最新一期美國《社會科學與醫學》(

Social Sciences & Medicine)期刊發表一篇關於中年危機的研究報告,這項跨越八十個

國家、兩百萬人的大調查顯示,不分性別、收入、婚姻狀況與子女數,中年人(三十五至

五十五歲)不快樂的程度都遠比其他年齡層的人來得高。



身心被現實綑綁! 中年人最不快樂,最渴望改變



身體機能沒有年輕時好,人生的責任卻最為沉重,「以前的生活就像流水,不斷流動,現

在卻被堵住了,覺得自己『停滯』下來,怎麼跨怎麼繞,水就是沒有辦法流動。你渴望改

變,環境不見得支持你,如果不能突破,生產力與創造力都會降低。」台北市聯合醫院臨

床心理師姚林生描述中年的心理狀態。



李君偉、劉在武問:「我可以突破框架嗎?」「我做了對的選擇嗎?」鍾文音問:「我喜

?」「還有沒有下一個可能?」這些問題,都是人生中場共同的問題。



中年,就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。想要再次證明自我,渴望做出巨大改變,內心因而強烈騷

動……,暢銷書《新中年主張》(New Passages)作家蓋爾‧希伊(Gail Sheehy)指出

,如果蛻變成功,就能接納了自我,就會真正成熟,邁入人生下一階段,反之就原地踏步

,無法向前。



帶著歷練去衝撞! 找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眼光



這時,一場大旅行,正可以提供人們,重新打造自己的絕佳機會。



就在去年的此時,《商業周刊》一○○四期曾經以「壯遊」做為封面,主張年輕人應該做

一趟旅行時間長、行程挑戰高、與人文社會互動深的大旅行,放大人生的視野與格局。



而人生中場的大旅行,和年輕時出去開拓視野的壯遊,大不相同。



年輕人去看世界,是為了「闖」,增廣見聞,決定人生未來方向;而中年人帶著過去的生

命經驗一起去旅行,是為了「深」,在原有的歷練上去衝撞,去調整,找到看待自己與世

界新的眼光,激發充沛能量。



「四十歲之前,我跟所有人一樣,凡事好奇,在旅遊途中,會想著買紀念品、骨董,是以

創紀錄的心態,希望看盡所有東西,現在我體認到『生命不可能看盡所有的東西。』」亞

都麗緻飯店集團總裁嚴長壽,曾經五次拜訪印度,二十年前的他,看印度是落後貧窮,二

十年後的他,同樣的旅遊地點,他看到的卻是印度曾有的繁華文明,如何影響了亞洲其他

國家。



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和漢學家伯恩斯坦(Richard Bernstein)一九九九年,深感自己將

過五十歲大關,迫切重拾年輕時代的浪漫幻想,他決定追尋唐朝玄奘腳步,由中國西安穿

過絲路與中亞,經巴基斯坦赴抵印度,最後折回中國,在這趟長達兩個半月,一萬二千哩

(近兩萬公里)的長征後,他寫下《究竟之旅》(Ultimate Journey)。



他形容自己,開始這趟旅程之前,「生活不算是悲劇,可是也不算快樂,但我卻一直覺得

自己無所歸屬。」這是一種沒有大毛病,卻渾身不對勁的狀態。為了打破現況,他選擇了

一趟過程中充滿挑戰,必須考驗自己意志力的旅行,讓自己進入一種無法逃避的情境,與

自我對話。



旅行結束,他的問題雖然沒有全部解決,但是旅程中他重新認識自己身為猶太人的根,也

找到新的自信。「回到紐約,生活雖然回復跟過去差不多,我卻彷彿有了新的眼睛,看到

新鮮的自己。」他這麼說。



深度脫離原環境! 就能衝擊向來習慣的圈圈



中年思變,但改變需要勇氣,讓自己處於避無可避的情境之中,克服挑戰,也是創造邁入

生涯下一階段勇氣的方法。



全球第一位徒步到達北極的女性戴雅(Thayer)在一九八八年,她五十歲那一年,帶著她

的黑色哈士奇犬查理,和七十二公斤的行李,決意往世界上最艱險的地區出發。旅程最後

一個星期,她只剩一小袋乾糧和一品脫(約○‧五公升)的清水,還看不到終點,最後,

她成功在二十七天之內,完成長達三百六十四哩(約五百八十五公里)的極地長征。



她表示,「途中最難的,不是北極熊或是冰風暴的威脅,而是自我的恐懼。」而成功完成

這趟旅程,則給了她面對未來,莫大的勇氣。



對一般人而言,不一定要極地長征才能獲得改變的力量,只要能深度脫離原有環境(例如

長時間或遠距離離開),就可以衝擊自己原來習慣的圈圈。而更關鍵的是,你賦予這趟旅

行什麼意義與多深的反省。



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傑佛瑞‧寇特勒(Jeffrey A. Kottler),在《旅行,重新打造自己》

(Travel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)這本書中建議,如果要成功藉由旅行改變自我,

有九大要訣:



一、做好心理準備,使轉變水到渠成。

二、遠離自己最在乎的人,和平日最能左右自己的各種影響力。

三、審慎規畫時間以利蛻變與成長。

四、強迫自己做新的嘗試。

五、公開允諾對未來的計畫,不給自己反悔的機會。

六、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經歷,才能從中領悟道理。

七、讓改變持之以恆,不隨旅行的結束而結束。

八、將旅行的收穫融入日常的生活裡。

九、希望今後的每一次旅行都能使自己有所成長。



旅行,不一定能夠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,但肯定可以帶來改變的能量,讓你發現人生的疆

界不必然只有如此。來一場能量大旅行,準備,從當下就可以開始!

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

[日劇] 白夜行

嗯~故事好精采,且記一些片段印象

雪穗

看見亮司殺死他父親的那一瞬間,是黑夜中的太陽光芒,溫暖的
於是知道自己被愛著,也有太陽
想要傷害從未經歷不幸的江利子而尋求幫忙,亮司並不贊同
雖然也知道自己是錯的,但仍然想要這麼做
又因為知道是錯的,所以才需要尋求贊同
(不想要自己一個人醜陋)
(怎能夠連他也覺得自己醜陋)

"我不能去自首,因為我不是一個人"

"我不知道怎麼去愛人"

(因為失去了信任別人的能力)


亮司
"什麼是對的,不用你說我也知道"
(那為什麼一直錯下去)
因為活著的意義只有一個,一切的努力只是讓那個人幸福
就算是破會其他人的幸福

"雪穗的幸福就是我的免罪符"
"人的碎片裡,什麼高貴、美麗、優雅都沒有"

這是一個關於幽靈的故事
沒人能察覺到的作惡的幽靈,下不了手殺那唯一發現他的男人
看見自己的所有苦衷、罪惡、不斷想要埋葬的過去的真實能夠被察覺
高興得流下眼淚,因為那是唯一知道他們真實(即便醜陋)面貌的人
"
我想要行走在白天"

兩人

"如果現在被抓住,那我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"
好沉重
兩個人彼此支持著,不再是一個人
被支持持卻往往比支持更辛苦
說了一個謊,就要再說無限多個謊
到頭來是為了什麼呢
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
兩個孩子自遇見後候,都開始會笑了
活著的意義繫於那人的幸福
喜歡,於是那個人快樂我也快樂的心意
其實只是等待著那一天而已
再一次
一起在陽光下散步
(為什麼你們不願意給我們平靜)
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情感上還是想要有個圓滿結局
但是
全都已經扭曲了
怎麼可能圓滿呢
不幸的鎖鏈由一人加諸一人
能做的還是只有不要破壞他人的幸福吧
(可是難道就要放棄自己的嗎)

忍不住要想
要是警探當初能夠就放第一個謊言這樣過去
會不會比較好
現實如果如此不幸
用謊言來掩蓋過去以追求更好的未來難道就一定是罪
不過再次想想
確實最好的還是在他們11歲那年
事實就被揭開吧
那麼雖然悲慘
也是走在白天了

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

好久沒打球了

蠻想打球的
好久沒有感覺到羽球拍擊球那瞬間的觸感了耶
手癢~~
倒是我現在一定會打很爛
荒廢了真的很久
整個寒假也沒練體力,也沒練球技
連揮揮拍都沒有
想想四下的大物盃就要是我大學生涯最後一次大物盃了
真快啊
這學期仍然有不少想做的事情和課業
肯定是依然無法投入太多時間練球
那至少把握每一次練球
提醒自己積極一點
不要總是想著安逸偷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