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的動畫電影
劇本蠻讓人喜歡
從舊的傳說中找到新的表現方式
創造不相同中的似曾相似
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
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
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
中亞之旅影片 (照片剪輯) -4 End
終於趁著年假全部做完了!
也算是解決了一件事情~~
其實還花了不少時間弄
但總覺得看起來的效果不如預期
普普通通
大概是我原本期望太高了= ="
不過不論如何弄這個影片跟去中亞一樣也算是種新嘗試吧
現在影片剪完之後也可以安心重灌筆電
Power Director沒了也就算了XD
進到自己的國門還是最安心的!
尤其因為語言不通文化不同
在中亞過海關的時候真的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
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
三民小聚 and 雄中小聚
這次的年假很充實的總共參加了三個同學會XD
國中小聚其實我只是打電話問了幾個人
也隨意決定了三皇三家
最後卻來了十個人之多
而高中的同學會原本以為不少人的
反而最後卻只有十一個人可以來~
最意外是闌尾的碩士題目是做廣義相對論
帥!
總之如果順利去當兵的話
也許會遇到些熟人XD
國中小聚其實我只是打電話問了幾個人
也隨意決定了三皇三家
最後卻來了十個人之多
而高中的同學會原本以為不少人的
反而最後卻只有十一個人可以來~
最意外是闌尾的碩士題目是做廣義相對論
帥!
總之如果順利去當兵的話
也許會遇到些熟人XD
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
十全小聚
雖然只有四個人
不過很有趣
人不多其實也多少讓八卦比較沒忌諱:P
雖然每次都只是講講近況
但其實我還蠻喜歡久久一次這樣無所謂的聽聽說說
依賴著記性好的廖猴數著我們的號碼八卦一下
(記性不好的我就算是老梗也還是部分新鮮)
說小時候的秘密不過就是誰喜歡誰、誰又喜歡誰
實在是今日最中肯
八九不離十的Common Top List也確實是種真實
同樣真實的則是幸好(?)還有那麼一分可以試試
***
時間給了回憶一種安全距離
因為過去的現實已無法被改變
但這同一條軌跡正連結到現在的一切現實
於是從面對過去
也因為擁有過去
才更有勇氣接受九分的現在
期待一分未定的將來
不過很有趣
人不多其實也多少讓八卦比較沒忌諱:P
雖然每次都只是講講近況
但其實我還蠻喜歡久久一次這樣無所謂的聽聽說說
依賴著記性好的廖猴數著我們的號碼八卦一下
(記性不好的我就算是老梗也還是部分新鮮)
說小時候的秘密不過就是誰喜歡誰、誰又喜歡誰
實在是今日最中肯
八九不離十的Common Top List也確實是種真實
同樣真實的則是幸好(?)還有那麼一分可以試試
***
時間給了回憶一種安全距離
因為過去的現實已無法被改變
但這同一條軌跡正連結到現在的一切現實
於是從面對過去
也因為擁有過去
才更有勇氣接受九分的現在
期待一分未定的將來
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
新年快樂
最近除了一個五天的winterschool
一個兩天半的workshop
去考了個預官
和meeting兩次以外
沒什麼工作到(因為我非常不善於利用零碎的時間)
倒是玩到了些各式各樣的事
看了一點書
參加了我們自己的student year-end party
去微風廣場看了食破天驚(本來是想去附近打保齡球)
玩了桌遊拍賣房子、圖騰快手、說故事、馬尼拉、take six
過年要再擺爛好一陣子
回來再說吧
除了把該做的進度做完以外
也該開始面對GRE跟托福了
祝大家新年快樂!
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
[轉錄] 聰明不快樂 (王文華)
文 王文華
我認識很多聰明人,他們都是好人。我尊敬且羨慕他們,但我害怕變成他們。
原因不是「無知就是福」。「無知」不一定是福,太晚去健康檢查的人都知道。而且「無知」不是一種選擇。個性上喜歡追根究底的人,不管教育程度或個人修養如何,還是會去追究。
我怕的原因是聰明人大多不快樂。他們有高薪和美滿家庭,但還是脫離不了青春期的焦慮。大到地球太溫暖,小到咖啡不夠熱,都讓他們皺起眉頭、忍住情緒。
除了自己不快樂,聰明人常把別人弄得很煩。旁人跟他們在一起,總是戰戰兢兢。好像偷了東西,怕被看出破綻。不管旁人做得好不好,聰明人總可以挑出毛病,然後用客氣或不客氣的語調,讓對方覺得自己價值很低。
我自私,所以最怕的,不是那些聰明而成功的朋友不快樂,而是發現:我慢慢變得跟他們一樣。
聰明人的特徵
聰明人有幾項特徵。
第一是他們花很多時間想自己。他們的腦力、情緒、時間、談話,大多圍繞著自己,和自己上下游的產業。他們並不自私,他們也做公益。只不過他們做公益比較不是要幫助別人,還是滿足自己「我要回饋社會」的信念。這點我了解,因為我就是這樣。
這種特徵的外在表現是喜歡「講話」。聰明人口齒清晰、夾雜英語、手勢瀟灑、鏗鏘有力。講的過程並沒有注意到對方的反應,也不常給對方發言的機會。他們會很急切地把精闢的想法告訴你,省掉你的迷惑和思考。
他們並非刻意地不體貼別人,而是以為獨排眾議就是「做自己」。聰明人的含金量較高,所以做自己的需求,比一般人要強。
我看到自己變成這樣:擅長在會議上獨白,但同時鼓勵同事發表意見。可是當大家真的發表了意見,我聽到一半就打斷他們。因為我很聰明,已經聽出了他們的重點。所以立刻回應,增加效率。但我沒想到他們可能還有第二個重點,或是有時候他們只是想表達一些感覺,不想那麼有效率。
聰明人喜歡說話,喜歡講道理,喜歡在碰到麻煩時理性地分析,然後給出最好的建議。但他們不知道你打給他們並不是要他們的建議。你受委曲了,只是想找個人傾訴。你不需要判決,只需要聽覺。你不需要一套解決方案,只需要一張溫暖的床單。
效率第一
聰明人喜歡給解決方案,因為他們第二個特徵是凡事講求效率。他們不哈拉,不打屁,不八卦侯佩岑或章子怡。見面後立刻切入主題,事後有會議記錄來證明剛才的時間沒有浪費。衡量一天成功的標準,是開了幾個會議、做了幾個決定、創造了多少GDP。人生,是一連串等著被征服和結案的挑戰,而不是值得去體驗和享受的過程。活著,是為了練習憋氣,而不是享受呼吸。
所以你約他,他要先知道目的、議程,和與會名單。他可以很快計算出每一個邀約對他自己、公司、現在、未來,所帶來的有形和無形的價值。你不能說他功利,因為太多人要找聰明人,他勢必要建立某種篩選標準。他必須用他的時間,來為自己、公司,社會創造最大的價值。
跟聰明人約開會的地點,通常是他公司或附近的咖啡廳。他坐下來,先把手機放在桌上。那手機像是定時炸彈,提醒他也提醒你要把握光陰。手機響他一定接,但請你繼續講,他有在聽。他們就像Windows作業系統,可以同時進行多項工作。一心多用對他們來說是美德,是才氣。
得理不饒人
如果會議中談得不順,聰明人可能露出第三個特徵,就是得理不饒人。因為他們聰明,所以對事物的判斷通常是對的。面對判斷錯誤、或沒有錯只是一時反應不過來的人,他們不願意給對方自己思考、然後覺醒的機會,他們總是急切地告訴對方為什麼他們錯了。
聰明人中當然有修養好的。他們不會大發雷霆,但會表現出「真不敢相信你竟然連這點也想不通」。表達的方式可能聳聳肩膀、轉轉眼珠,甚至只是一個微笑,但對別人的傷害,不下於一個巴掌。聰明人不用手打巴掌,只用小動作讓別人內傷。
得理不饒人,於是會延伸。我也曾把別人一個無心之過,延伸到對方的悲劇性格。有沒有碰過這樣的情侶:你忘了買一件他要的東西,他跟你吵了半小時,回顧過去你遺忘的歷史,最後合乎邏輯地做下結論:你不重視他,或你沒有責任感。他們不會接受:「我今天被老闆修理了很累回家時忘了」這樣簡單的理由。聰明人有極高的自制力,不受情緒的影響,不會忘。於是他們假設所有的人都是,也都應該是,這樣。
是我應得
但大部分人並不是這樣。大部分人沒那麼幸運,有良好的家庭和教育資源變成聰明人,然後進一步取得社會資源,變成菁英。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持續的經濟和精神的掙扎,不可能永遠保持理性和優雅。
但聰明人往往沒看到,或選擇忽略,這些背景。他們階級分明,試著避開社經地位不同的人。所以聰明人不坐計程車,勉強坐時聽自己的iPhone,不理會司機的搭訕。我們自詡思想上前衛開明,要為弱勢發聲。可是真的要去弱勢的部落,第一個問題是那裡有沒有五星級飯店。
聰明人未必都含著金湯匙出生,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。不過一旦成功,他們可能就有「這是我應得的」的心態。因為我當年很努力念書,很努力工作,所以今天這一切是我應得的。和我不同階級的人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。
這當然不完全正確。很多人都努力,但家庭背景、時代趨勢、和純粹的運氣,讓少數人成功,大多數人失敗。沒有人「應得」什麼,不管你再怎麼努力。成功者的故事比較好聽,但失敗者的故事往往比較真實。
讓自己笨一笨
這世界需要聰明人,否則我們都還住在山頂洞中。大多數人,包括我在內,都想變成聰明人,因為那通常會帶來名利。大部分聰明人,都是好人。他們都在努力,努力放鬆自己,努力「克服」自己的聰明。
為什麼要「克服」?因為好多聰明的朋友告訴我:他們並不快樂。
他們都坐到大位,但整天害怕被裁員。他們都有名,但擔心明天就不紅了。他們有外人羨慕的美滿家庭,但全家一起吃飯時講不到兩句話。他們努力運動以維持健美的身體,但也正因如此更不能接受年華老去。他們有最新的手機,但沒有人打電話給他們。他們24小時連線,卻沒有跟任何人產生真正的聯結。
我驚訝地發現:我已經變成他們。
我和聰明的朋友喝咖啡,聊到一半,他接到一通公司的電話,說得先走了。我又坐了一會兒,走時發現:朋友埋單了。過一會兒,朋友傳簡訊給我,說抱歉今天得先走,希望下次再聚。我回信謝謝他,說下次由我做東。我看到聰明人的不快樂未必是個人選擇,有時是身不由己。我發現聰明人的掙扎和一般人屬性不同,但一樣值得尊重。
我離開他公司附近的咖啡廳,走著走著迷了路,半天找不到捷運站。那一刻,我擔心,我不安,我浪費了時間,但我卻有一點成就感。我從小立志變成聰明人,現在卻想用所有的聰明來努力,讓自己笨一笨。
◎刊載於2010年01月12日《聯合報》副刊
我認識很多聰明人,他們都是好人。我尊敬且羨慕他們,但我害怕變成他們。
原因不是「無知就是福」。「無知」不一定是福,太晚去健康檢查的人都知道。而且「無知」不是一種選擇。個性上喜歡追根究底的人,不管教育程度或個人修養如何,還是會去追究。
我怕的原因是聰明人大多不快樂。他們有高薪和美滿家庭,但還是脫離不了青春期的焦慮。大到地球太溫暖,小到咖啡不夠熱,都讓他們皺起眉頭、忍住情緒。
除了自己不快樂,聰明人常把別人弄得很煩。旁人跟他們在一起,總是戰戰兢兢。好像偷了東西,怕被看出破綻。不管旁人做得好不好,聰明人總可以挑出毛病,然後用客氣或不客氣的語調,讓對方覺得自己價值很低。
我自私,所以最怕的,不是那些聰明而成功的朋友不快樂,而是發現:我慢慢變得跟他們一樣。
聰明人的特徵
聰明人有幾項特徵。
第一是他們花很多時間想自己。他們的腦力、情緒、時間、談話,大多圍繞著自己,和自己上下游的產業。他們並不自私,他們也做公益。只不過他們做公益比較不是要幫助別人,還是滿足自己「我要回饋社會」的信念。這點我了解,因為我就是這樣。
這種特徵的外在表現是喜歡「講話」。聰明人口齒清晰、夾雜英語、手勢瀟灑、鏗鏘有力。講的過程並沒有注意到對方的反應,也不常給對方發言的機會。他們會很急切地把精闢的想法告訴你,省掉你的迷惑和思考。
他們並非刻意地不體貼別人,而是以為獨排眾議就是「做自己」。聰明人的含金量較高,所以做自己的需求,比一般人要強。
我看到自己變成這樣:擅長在會議上獨白,但同時鼓勵同事發表意見。可是當大家真的發表了意見,我聽到一半就打斷他們。因為我很聰明,已經聽出了他們的重點。所以立刻回應,增加效率。但我沒想到他們可能還有第二個重點,或是有時候他們只是想表達一些感覺,不想那麼有效率。
聰明人喜歡說話,喜歡講道理,喜歡在碰到麻煩時理性地分析,然後給出最好的建議。但他們不知道你打給他們並不是要他們的建議。你受委曲了,只是想找個人傾訴。你不需要判決,只需要聽覺。你不需要一套解決方案,只需要一張溫暖的床單。
效率第一
聰明人喜歡給解決方案,因為他們第二個特徵是凡事講求效率。他們不哈拉,不打屁,不八卦侯佩岑或章子怡。見面後立刻切入主題,事後有會議記錄來證明剛才的時間沒有浪費。衡量一天成功的標準,是開了幾個會議、做了幾個決定、創造了多少GDP。人生,是一連串等著被征服和結案的挑戰,而不是值得去體驗和享受的過程。活著,是為了練習憋氣,而不是享受呼吸。
所以你約他,他要先知道目的、議程,和與會名單。他可以很快計算出每一個邀約對他自己、公司、現在、未來,所帶來的有形和無形的價值。你不能說他功利,因為太多人要找聰明人,他勢必要建立某種篩選標準。他必須用他的時間,來為自己、公司,社會創造最大的價值。
跟聰明人約開會的地點,通常是他公司或附近的咖啡廳。他坐下來,先把手機放在桌上。那手機像是定時炸彈,提醒他也提醒你要把握光陰。手機響他一定接,但請你繼續講,他有在聽。他們就像Windows作業系統,可以同時進行多項工作。一心多用對他們來說是美德,是才氣。
得理不饒人
如果會議中談得不順,聰明人可能露出第三個特徵,就是得理不饒人。因為他們聰明,所以對事物的判斷通常是對的。面對判斷錯誤、或沒有錯只是一時反應不過來的人,他們不願意給對方自己思考、然後覺醒的機會,他們總是急切地告訴對方為什麼他們錯了。
聰明人中當然有修養好的。他們不會大發雷霆,但會表現出「真不敢相信你竟然連這點也想不通」。表達的方式可能聳聳肩膀、轉轉眼珠,甚至只是一個微笑,但對別人的傷害,不下於一個巴掌。聰明人不用手打巴掌,只用小動作讓別人內傷。
得理不饒人,於是會延伸。我也曾把別人一個無心之過,延伸到對方的悲劇性格。有沒有碰過這樣的情侶:你忘了買一件他要的東西,他跟你吵了半小時,回顧過去你遺忘的歷史,最後合乎邏輯地做下結論:你不重視他,或你沒有責任感。他們不會接受:「我今天被老闆修理了很累回家時忘了」這樣簡單的理由。聰明人有極高的自制力,不受情緒的影響,不會忘。於是他們假設所有的人都是,也都應該是,這樣。
是我應得
但大部分人並不是這樣。大部分人沒那麼幸運,有良好的家庭和教育資源變成聰明人,然後進一步取得社會資源,變成菁英。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持續的經濟和精神的掙扎,不可能永遠保持理性和優雅。
但聰明人往往沒看到,或選擇忽略,這些背景。他們階級分明,試著避開社經地位不同的人。所以聰明人不坐計程車,勉強坐時聽自己的iPhone,不理會司機的搭訕。我們自詡思想上前衛開明,要為弱勢發聲。可是真的要去弱勢的部落,第一個問題是那裡有沒有五星級飯店。
聰明人未必都含著金湯匙出生,很多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。不過一旦成功,他們可能就有「這是我應得的」的心態。因為我當年很努力念書,很努力工作,所以今天這一切是我應得的。和我不同階級的人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。
這當然不完全正確。很多人都努力,但家庭背景、時代趨勢、和純粹的運氣,讓少數人成功,大多數人失敗。沒有人「應得」什麼,不管你再怎麼努力。成功者的故事比較好聽,但失敗者的故事往往比較真實。
讓自己笨一笨
這世界需要聰明人,否則我們都還住在山頂洞中。大多數人,包括我在內,都想變成聰明人,因為那通常會帶來名利。大部分聰明人,都是好人。他們都在努力,努力放鬆自己,努力「克服」自己的聰明。
為什麼要「克服」?因為好多聰明的朋友告訴我:他們並不快樂。
他們都坐到大位,但整天害怕被裁員。他們都有名,但擔心明天就不紅了。他們有外人羨慕的美滿家庭,但全家一起吃飯時講不到兩句話。他們努力運動以維持健美的身體,但也正因如此更不能接受年華老去。他們有最新的手機,但沒有人打電話給他們。他們24小時連線,卻沒有跟任何人產生真正的聯結。
我驚訝地發現:我已經變成他們。
我和聰明的朋友喝咖啡,聊到一半,他接到一通公司的電話,說得先走了。我又坐了一會兒,走時發現:朋友埋單了。過一會兒,朋友傳簡訊給我,說抱歉今天得先走,希望下次再聚。我回信謝謝他,說下次由我做東。我看到聰明人的不快樂未必是個人選擇,有時是身不由己。我發現聰明人的掙扎和一般人屬性不同,但一樣值得尊重。
我離開他公司附近的咖啡廳,走著走著迷了路,半天找不到捷運站。那一刻,我擔心,我不安,我浪費了時間,但我卻有一點成就感。我從小立志變成聰明人,現在卻想用所有的聰明來努力,讓自己笨一笨。
◎刊載於2010年01月12日《聯合報》副刊
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
可憐的貓
走去吃晚餐的路上在海洋所前面的路上看見一隻普通的黃棕色貓咪
蹲在路燈下不動
稍微走近了點看蠻可愛的
但奇怪的是我都已經蹲在他旁邊不到兩公尺了
卻只有點動靜而沒有跑走
而且還完全沒有看我(一般貓都會盯著靠近的人看吧)
正疑惑時後面一個好心的同學拿著紙箱過來
說他發現那貓應該是被弄瞎了
仔細一看眼睛附近確實有點不知道是不是血跡的暗色(只靠路燈我看不太清楚)
真讓人心疼
如果不是遇到什麼意外而是有人故意虐待欺負
也實在太心狠手辣
把貓弄瞎豈不是存心要讓他在恐懼中餓死嗎!
好心的同學聯絡了一陣子之後
最後把貓放到箱子裡在校警隊的協助下送往附近的動物醫院去
我很敬佩這位同學
該做的事不怕麻煩就是去做了
如果是我遇到這情境
大概不會有像他這麼果斷的處置
希望貓咪的眼睛還有機會可以治療
否則他的餘生該如何是好...
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
[電影] 聽說 (Hear Me)
聽說
我很喜歡的一部小品電影
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
努力、樂觀、對大家很好
真心總是能觸動人心弦
帶給人掩不住的會心微笑
這麼一來現實的複雜似乎也能軟化單純幾分
喜歡可以很複雜
但也可以像聽說一樣簡單
其實毫無瑰飾的真
才最是令人嚮往的浪漫吧
***
題外
當初剛看完聽說時
超愛秧秧
也覺得陳意涵超級可愛!
隔了一陣子重看時
感覺單就外表來說
雖然她當然是很漂亮
但其實並沒有跟其他女星差很多
所以也許是秧秧這個角色的純真
很讓人情不自禁的憐愛
也許只是這個故事
滿足了自我心中的某種憧憬?
有空回去看看愛上浪漫是怎麼個說法
所以我似乎無法作為一個真正的粉絲
粉絲往往是帶著毫不猶疑的信任去支持
乃至近乎於愛
而這樣子的相信對我來說正好最是困難
不過逛了些她的些網誌文章後
覺得她其實是個蠻有個性的人
有著這一時代人同樣的氣息(獨與群的矛盾與憂鬱)
莫名的有些親切感
(maybe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投射)
不曉得其他藝人的部落格會不會也是這樣
但我想棒棒糖黑社會之類的應該不會是吧:P
加上我覺得她演技還不錯
希望她在演員這條路上能順利走下去
更希望她能夠一直作她自己
因為我覺得凡演員、歌手、藝人乃至政治家
最不容易在「面對群眾或媒體的自己」與「面對自己的自己」兩者間取捨
要兼顧實在不簡單
張懸大概是一個不做作的可愛例子
抽象來說
溫和的、對自我的堅持
往往是種魅力
我很喜歡的一部小品電影
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
努力、樂觀、對大家很好
真心總是能觸動人心弦
帶給人掩不住的會心微笑
這麼一來現實的複雜似乎也能軟化單純幾分
喜歡可以很複雜
但也可以像聽說一樣簡單
其實毫無瑰飾的真
才最是令人嚮往的浪漫吧
***
題外
當初剛看完聽說時
超愛秧秧
也覺得陳意涵超級可愛!
隔了一陣子重看時
感覺單就外表來說
雖然她當然是很漂亮
但其實並沒有跟其他女星差很多
所以也許是秧秧這個角色的純真
很讓人情不自禁的憐愛
也許只是這個故事
滿足了自我心中的某種憧憬?
有空回去看看愛上浪漫是怎麼個說法
所以我似乎無法作為一個真正的粉絲
粉絲往往是帶著毫不猶疑的信任去支持
乃至近乎於愛
而這樣子的相信對我來說正好最是困難
不過逛了些她的些網誌文章後
覺得她其實是個蠻有個性的人
有著這一時代人同樣的氣息(獨與群的矛盾與憂鬱)
莫名的有些親切感
(maybe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投射)
不曉得其他藝人的部落格會不會也是這樣
但我想棒棒糖黑社會之類的應該不會是吧:P
加上我覺得她演技還不錯
希望她在演員這條路上能順利走下去
更希望她能夠一直作她自己
因為我覺得凡演員、歌手、藝人乃至政治家
最不容易在「面對群眾或媒體的自己」與「面對自己的自己」兩者間取捨
要兼顧實在不簡單
張懸大概是一個不做作的可愛例子
抽象來說
溫和的、對自我的堅持
往往是種魅力
訂閱:
文章 (Atom)